「放手,孩子會學到更多。」、「學著放手,讓孩子體會失敗。」、「放手,讓孩子更有責任感。」....,這放手的教養學有許多教育工作者、書籍、報章雜誌都曾提及、呼籲、倡導,可以說是一門顯學。道理簡單,但真正能做到的家長又有多少?這實在太難了,誰叫孩子是我們的寶貝。

快來檢視你的教養方式

顯示放大圖片

超過3個勾勾了嗎?你/妳正在將孩子推向依賴型人格...........

如果日常生活行為中出現了上述特質中的7項,

那麼就很有可能有『依賴型人格障礙』!!

 

照顧孩子的方式需要不斷隨著孩子的年齡發展做調整,舉例來說,1歲的寶寶不小心打翻東西,我們需要直接幫他們收拾殘局,那2歲的幼兒呢?3歲的幼童呢?你會怎麼處理?漸進式的放手,才讓孩子知道「我有這個能力可以把事情處理得越來越好。」,而無微不至的照顧,卻讓孩子知道「我沒這個能力、我做不到。」

 


爸媽陪找工作 高材生1年換24個老闆

作者 | Yahoo奇摩新聞 – 2016年7月20日 上午10:43

爸媽陪找工作  高材生1年換24個老闆(中央社\資 …

30歲男性畢業於國立大學,工作不穩定,一年換24個老闆,工作還要爸媽幫忙做,確診依賴型人格障礙。專家提醒,父母若太保護孩子,可能反而害了孩子。

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今天表示,近幾年發現罹患依賴型人格障礙的年輕患者增加約2成,他們主訴都是求職不順利、在職場不開心,甚至不敢工作窩在家裡「啃老」,也會併發憂鬱、焦慮、失眠等情緒問題。

一名約30歲男性畢業於國立大學,在校成績良好,但畢業後求職常碰壁,必須爸媽陪著一起找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也做不久,最短一週就離職,最長也不超過3個月,一年換24個老闆,從辦公室行政人員到便利超商店員都做過,但都沒辦法穩定。

楊聰財說,這名男性沒自信,在職場上容易有挫敗感,覺得長官、顧客言語不友善,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常常覺得委屈、憤怒,且工作能力不好,常把公司的文書作業帶回家拜託爸媽一起完成,後來更直接辭職,窩在家裡好幾年都不找工作,在家長陪同下來就醫。

他表示,觀察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多是從小嬌生慣養、過度被寵愛,爸媽都保護得太好,加上現在文憑不代表工作實力,孩子一出社會抗壓力弱,一遇到挫折、委屈就選擇逃避,回家賴著父母。

楊聰財建議,父母應適度放手讓孩子成長,給孩子獨立學習解決事情、時間管理、壓力調適等能力,不要事事都幫孩子設想甚至都出手協助。


IMG_3054.jpg

關於 米加老師 (黃名璽 兒童職能治療師)

 

​經歷​​​:

亞東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職能治療師

歐米加兒童學習館技術長

復康醫院小兒職能治療師

師資培育認證臨床指導老師

鑑定培訓兒童情緒問題與介入處置培訓

保母協會、幼兒園、親子館.、企業受邀講師

更多關於米加老師

arrow
arrow

    米加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