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幾何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感覺統合"這個名詞成了一個被家長廣為討論的的話題?感覺統合教室、感覺統合美術、感覺統合書籍、感覺統合玩具…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一定需要這些才會發展得比較好嗎? 試想在以前的大環境中,根本沒有這些感覺整合的理論,那是否過去年代的孩子就發展的比較不好呢?

仔細回想答案其實好像並不然,但為何現代人對於"感覺統合理論"提出重視? 其實我們可以仔細回想過去台灣的環境與現代的環境究竟有何差異,在過去孩子可以在田野間奔跑、追逐、與街坊鄰居的小朋友或大哥哥大姊姊一起玩扮家家酒;隨著都市化的發展與社會變遷,孩子們面對的是一棟又一棟的大樓叢林,活動空間變得狹隘、互動對象變得少數而單一,取而代之的陪伴是具有聲光的電視、電腦、電子遊戲。此外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之下,兒童的活動時間已經被英文課、珠算課、音樂課…所佔據,漸漸的忽略了基本發展,也因此即便是正常的孩子都有可能在後天環境的影響之下產生手眼協調、顏色區辨、空間概念、身體張力、語言…等問題,如此往往影響未來的學習能力,所以贏在起跑點倒不如讓孩子準備好了再起跑。

 

上述說了這麼多並非是要告訴爸爸、媽媽為了孩子好最好還是花錢去購買感覺統合方面的教材或是課程,家長可多些耐心陪伴孩子嘗試跳、爬、鑽、盪等活動,亦或是找尋專業的師資帶領小朋友做多元且適性的遊戲,適度的給予孩子空間與機會,如此可以從中學習基本能力,亦可讓小腦袋得以做更好的整合。當然除了多給予孩子這樣的機會之外,爸爸媽媽可以從孩子的活動中多觀察小朋友的活動反應、行為反應是否都符合該年齡層應有的發展,若有任何疑問都可尋求醫師或職能治療老師等相關專業人員的協助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加老師 的頭像
    米加老師

    米加老師 (黃名璽 兒童職能治療師)-幼兒發展、幼兒教育、育兒生活

    米加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