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哥哥以前一歲半開始就喜歡嘰嘰喳喳講個不停,兩歲時已經可以說很完整的一長串句子,原本以為弟弟有哥哥可以模仿,語言發展勢必也是進度超前,但我發現弟弟目前已經一歲半了還不太會叫爸爸、媽媽,甚至說起話來好像是火星語,怎麼會這樣呢?這會不會是語言發展遲緩了?」家長經常跟我討論這類的話題,其實影響語言發展的原因並非是非A即B這麼簡單。 造成語言遲緩的常見原因 過於溺愛,孩子沒有表達需求。 習慣當孩子的代言人,剝奪孩子表達的機會。 與照顧者互動過少,缺乏刺激。 遺傳 聽覺損傷 神經或大腦傷害 了解語言發展里程碑 這樣做有助孩子語言發展 牙牙學語階段(約0-18個月) 1. 豐富孩子生活經驗,建立理解、認知能力。 2. 利用不同的聲音甚至至臉部表請與孩子互動,並鼓勵孩子模仿。 3. 口腔動作:
字彙量累積階段(18-24個月) 1. 不要急著幫孩子做,等待孩子主動表達需求,並給予正確的回應。 2. 輕柔聲調、放慢說話速度,不僅可吸引孩子學習也更易於模仿。 簡單短句表達階段(24-36個月)
1. 扮演播報員,描述自己或孩子正在做的事。(例如:當父母與孩子玩扮家家酒遊戲時。「我在切菜喔!」「哇!你在用烤箱烤PIZZA耶」 2. 擴展或延伸孩子的句子(例如:媽媽 抱抱 > 媽媽~我想要抱抱) 3. 避免使用疊字溝通 完整句子表達階段(36個月以上) 1. 與孩子說話時可加入更多的形容詞、動詞、時間等變化。 2. 不僅與孩子共讀繪本更鼓勵孩子自己看圖說故事。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速度,但過於心急或寬心都不太好,不妨參考發展里程碑,了解語言發展的脈絡並多留意孩子的表現,若有任何疑問應該尋求語言治療師、小兒科醫師等專業人員協助喔!
文章出處:IBABY愛寶貝親子網 http://www.ibaby.org.tw/KnowledgeDetail.aspx?ARTIC...
關於 米加老師 (黃名璽 兒童職能治療師)
經歷: 亞東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職能治療師 歐米加兒童學習館技術長 復康醫院小兒職能治療師 師資培育認證臨床指導老師 鑑定培訓兒童情緒問題與介入處置培訓 保母協會、幼兒園、親子館.、企業受邀講師 |